一二看书网 > 我最需要的理财常识书 > 第4章 理财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2)

第4章 理财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尽神器

一二看书网 www.12kanshu.com,最快更新我最需要的理财常识书最新章节!

    可能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无比愤慨——我被银行剥削了!但是从头再来,假如现在你手上除了首付10万元外,还有90万元的现款,把钱存在银行,5年期的定期利率是6%,那你现在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还是取出90万元,全款买房子?

    经过一个简单的计算你会发现:现在的90万元,存到银行,每年可以拿到的利息是90万元×6%=5.4万元。每年除了付银行的贷款外,你还可以留下4000元。所以,现在你完全可以把策略定成:把90万元存在银行,让房屋贷款的利息继续产生!这样下来,30年后,房子是我的了,90万元存款还一分不少地放在银行。

    这么一算,你还会风风火火地还房贷吗?难道借银行的钱就真的让你背上了沉重的壳儿?

    其实完全是心理因素在作祟,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几千年间从未从“负债”这个所谓的罪恶中解脱出来。而现代经营中有一条典型的成功思路,就是“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从银行贷款买房子,完全就是这一理念的个人版,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不愿意用银行的钱呢?

    事实上,“利息”就是今天的钱和明天的钱之间的价值差,今天的钱比明天的钱更值钱的原因就在于“时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今天的钱可以变成明天更多的钱。保住今天“更值钱”的现金,去花银行的钱,这本身就是一种理财,为什么不做呢?

    但是,明白了“利息”原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理财只需考虑利息那就简单了很多,人们只要存钱即可,因为货币必然升值。

    实际上,我们手里的存款还会被一个恶魔纠缠,它会让钱变得更不值钱!这个东西就叫“通货膨胀”!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的100元可以买50斤大米,而明年的100元只能买到25斤同样的大米,显然,钱变得更不值钱了。

    如果我们单纯拿通货膨胀来看待上面房贷的例子,会是什么感受呢?

    如果你的房子是在1990年买的,那个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是33元,一套房子是4000元,按当时的收入,每个月存10元,你需要存400个月,大约需要30多年。但是如果当时可以贷款,首付400元,每个月还十几元钱,是不是当时的压力也会很大?但以21世纪的今天来看,4000元,一个月就能还完了。

    这就是通货膨胀!从这个逻辑来看,你还会提前还款吗?

    显然,90万元贷款30年,每年还5万元,30年下来多还了60万元,这一说法只看到了数字,却忽略了真实的价值准则。因为30年后的60万元还能买多少东西?这基本上是一个让上帝都发愁的问题。

    通货膨胀的根源是货币流通增量大于社会商品增量。说白了,就是印的钱(发行货币)太多了,这必然导致货币贬值。至于为什么印那么多钱,这是国家适应国际经济形势而实施的货币政策,不是本书涉及的内容,也就不多说了。总之,通胀基本上与现代经济相伴相随,成了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

    既然我们手里的钱一方面有利息的增值,另一方面又有通胀的贬值,那么,理财活动就必须考虑这两个相反力量的强弱。货币从一诞生就具有时间价值属性,既然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用它进行的投资就必然会带来价值的变化。中国有句俗话“富不过三代”,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你现在很富有,也不能保证你的孙子就能过上富有的生活。那么在理论上有没有办法做到“富过三代”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能利用好货币的时间价值属性。

    再来作一个简单的计算,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儿子、孙子、重孙子……一直到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每年都可以得到固定的收益,比如100万元人民币,那么他们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时,你会怎么办呢?

    现在假定你可以让自己的财产每年产生10%的收益,那么要达到每年100万元,1000万元人民币就能达到你的目的。即使考虑得悲观些,投资的收益率只有1%,那么你存上1亿元人民币,每年吃1%的利息,也是100万元。

    似乎你认为这只是个笑话,但是这确实是18世纪欧洲人给子女所作的保障,他们在某个代理银行存入一大笔钱,按照银行的汇率,给子女带来每年固定的收益(或者称之为年金)。18世纪,英国曾经就发行过“统一公债”,这种公债没有到期日,根据你当初购买时的约定,每年给你固定的利息,并永久发放。比如,如果统一公债的利率是10%,而你想着自己的子孙每年能得到1英镑,那就购买10英镑的统一公债。事实上,由于政府每年都需要为这种公债支付利息、没有尽头,在1936年,这种公债一年的利息就达到了1500多万英镑,英国政府无力承担,在当年将其转变成了其他类型的公债。

    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大家,钱在你每次使用的时候,价值都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并不是本金(本钱)的不同,而是“息”一直在变动。因此,我们对于理财应该有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钱并不会自己生息,是钱的流动性在生息!

    这是开银行最根本的原理,如果你能像银行那样打理自己的财富,我敢保证,你必然在若干年之后,即使不做大买卖、没一夜暴富的机会,光靠日积月累,也一定能够成为富翁。

    3.能让你躺着也赚钱的神秘武器——复利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的积累可以成就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理财中,复利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武器,也是把高效的标尺。中国的德银财富管理公司就坚定地认为,投资理财最核心的盈利模式、财富增长最大的钥匙就是复利增长。

    什么是复利?

    看下面这个表,你就可以直观地理解复利的强大和惊心动魄。

    天数 工资

    1 1

    2 2

    3 4

    4 8

    5 16

    6 32

    7 64

    8 128

    按这种模式计算,你投入的1元钱,在一个月之后会增长成多少钱呢?

    10.7亿元!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复利模式”惊人的财富积累效应。

    有个地主太有钱了,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金银,于是请了一个聪明的女孩为他计算财富。

    女孩来到地主面前,地主问她:“你需要多少报酬?”

    女孩说:“您有非常丰厚的财富,我需要31天才能算完。至于报酬,我不需要珠宝,您给我麦子吧,第一天只需要1斤麦子,这作为我的本金,之后每天按复利计算,利率100%就行。”地主觉得这样的报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就答应了。

    第一天,地主付给女孩1斤麦子;

    第二天,地主付给女孩1×(1+100%)=2斤麦子,地主觉得这简直就是在欺负女孩,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第三天,报酬变成了:2×(1+100%)=4斤麦子;

    第四天,8斤麦子;

    ……

    过了没几天地主发现,这样计算下去到第31天,地主需要付出的报酬是10亿多斤麦子,即使将所有家产卖光,也付不起女孩的报酬了。

    爱因斯坦因提出“相对论”而被人们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当有人问他“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的时候,他的答案出人意料。很多人觉得爱因斯坦的答案一定是:原子弹爆炸的威力,但他的答案是:复利!宇宙最具威力的就是复利效应。

    欧洲著名银行创立人梅尔也曾说过:“‘复利’可能算是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

    现在让你穿越时空玩一次复利理财,看看你的决定是什么。

    时间倒退到1626年,你来到美洲大陆,在日后被称为“纽约”的地方,你成了拥有曼哈顿岛的一名印第安部落酋长。现在来了一拨儿白人,打算出24美元向你购买此岛。如果你知道这个岛几百年后将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那么,你是打算接受这24美元,还是继续当你的岛主,等待时间走到现在,坐拥世界金融中心呢?

    毫无疑问,你肯定不会做这个买卖的,区区24美元怎能与此岛以后的发展相提并论!

    但是,如果美国政府给了你另一个选择,答应你:你可以把这笔钱存入“美国国家银行”,每年付给你7%的利率,并逐年按复利计算。这笔生意你做不做?

    在作出选择之前,我劝你仔细计算一下。通过计算你会发现,24美元在400年后,会变成4600亿美元!这足以让你重新买回曼哈顿岛了。

    这是个真实的事件,400年前,殖民者通过掠夺及欺诈从印第安人手中用24美元买到了曼哈顿岛。“复利”给了他们一个讽刺,如果土著人可以把这24美元存起来,那么现在其价值已经和整个曼哈顿不相上下了。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没有下定决心去认真理财,就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钱太少,不值得投资,或者即使投资,得到的回报也非常少。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你在20岁的时候投入到股市10万元,假如每年赚20%,到50岁时你知道自己会有多少钱吗?

    答案是2373万元!是不是惊呆了?

    15世纪时,哥伦布曾经四次航海,开辟出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道。当时哥伦布的航海壮举感动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她慷慨解囊,对哥伦布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资助。经后人估算,当时女王大约一共资助了3万美元。

    最终,新大陆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世界,西班牙也因此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

    400多年后的1962年,“股神”巴菲特想告诉世人理财的秘诀,就在自己的公司年报中为女王伊莎贝拉当初的投资是否合理重新算了一笔账,“保守地说,如果以4%的年复利投资这3万元的话,现在(1962年)就会有2万亿美元”。如果你对当时的美元价值没有太多概念,那我告诉你,如果仍然按4%的利率计算到2012年,伊拉贝莎的3万美元将会和整个美国的GDP相当!

    面对这个计算结果,巴菲特惊叹道:“挥霍3万美元所代表的损失绝对不仅仅是3万美元,而是潜在的2万亿美元。”

    所以,即使最微不足道的财富,都要用绝对谨慎的态度来进行打理。

    4.你不计较生活,生活就会来计较你——算算你的生活成本有多少

    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付出成本。但你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所有成本吗?

    比如,你想创业,那么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自己创业之后能得到哪些收入或者哪些好处——更多的金钱收入当然是首要考虑的,除此之外,你完全可以这样想,自己当老板的弹性工作时间,也算是一种收入。

    不过成本呢?做一件事的成本仅仅是最开始的投资吗?

    创业也是一种理财方式,只不过自己的钱从此不趴在银行睡大觉(事实上,只是你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钱在睡觉,实际上银行一直在用你的钱做流动投资,这笔钱所赚取的收益,银行却仅仅分给你那么一点点利息,它用你的钱赚的钱绝对远远大于你的利息),而是将其投入到你自己正在努力的一项事业中,然后通过经营获得收入。如果两者之间有差额,收入大于支出就会产生利润,这意味着你的理财方向是正确的,可以一直继续走下去,这样你就是个成功人士了。

    不过,如果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又该如何抉择呢?

    如果你在农村种地,每年可以从土地上得到1万元的收入,后来你发现在市场摆摊卖衣服,每年可以赚到5万元,那么你会做这个生意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但是,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大学副教授,一年收入少了算也有6万多元,那你还会去市场卖衣服吗?

    估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为什么同样的金钱投入、同样的产出,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呢?

    这是因为,除了金钱上的成本投入外,每个人还有其他的成本投入,上面这两种情况,成本就是每个人做其他工作的收入。也就是说,同样的时间,每个人都要选择利润最大的工作,才算符合理财的意义。

    那我们管这种成本叫作机会成本,经济学上的严格定义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需要放弃的另一种东西的最大价值。

    这个定义显然有点枯燥而无趣,我们不妨用一个例子来看看张红的两难选择。

    张红一毕业就进了一家韩国公司,32岁时凭借出类拔萃的工作能力,年薪达到50万元。除了买房、买车外,还积攒下100万元。这时,她心中一直以来的梦想被逐渐激发起来:创业。这些年让她这么卖命工作的主要动力就来自于这个梦想,她一直想积攒足够的经验和资本,为创业作准备。

    既然积累得差不多了,说干就干,于是她开始进行前期的市场调查。张红发现,如果把这100万元投资在基金上,每年可以有10%的收益;如果做自己的事业,她未来的公司每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400万元,而成本是345万元。这样一来,张红对是否把这部分钱用来投资公司有了几分犹豫。

    如果她继续在韩国公司工作的话,每年的收入是50万元,如果自己开公司的话,每年的收入是400万元减去345万元,即55万元。但是,如果她继续工作的话,这100万元还是自己的积蓄,每年可以得到10万元的利息,也就是说,继续工作每年收入60万元;一旦开公司,除了年收入少5万元之外,100万元本金也说不好是否能够保住。

    内心经过一番激烈挣扎之后,张红发现,“下海”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起码现在这个项目并非是个非常优质的项目,于是她最终搁置梦想,在韩国公司继续工作。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典型的“机会成本”法则。如果说前面讲的“机会成本”的经济学定义很课本化的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所谓“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这也正是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曼昆对“机会成本”的通俗解释。

    举个例子,有朋友请你吃饭,表面上看你根本没掏钱,没有成本,不吃白不吃,但实际上是有各种各样的成本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成本,赴约是需要付出时间的,而有这个时间你可以干工作、休息、看看书或者做做运动,这些就是你去参加这个宴会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越是名人,时间成本越高,吃饭的成本也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请巴菲特吃一顿饭,还需要给他262万美元,人们还那么“贱”地去疯抢。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我掉了2000美元,那么我不应该把它捡起来。”他给自己做了个计算:捡起这笔钱需要6秒钟,而他用这6秒钟工作的话,可以得到远比2000美元多的收入。这便是比尔·盖茨捡钱的机会成本。

    比尔·盖茨或许也就这么一说,万一真掉了2000美元,打死我也不信他不捡。但他说的这句话折射出一个道理:站在理财的角度上考虑机会成本,不仅仅要考虑你为做一件事而放弃别的事情,还要考虑你从放弃的这件事情上所收获的价值是否大于要做的这件事情所收获的价值。真正的机会成本,是你放弃的最大价值的事情。也就是你做哪件事情更具优势,就尽量选择哪件事情。

    曼昆曾在他风靡全世界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

本站推荐:重生落魄农村媳重生之贵女平妻盛世医香重生七零美好生活折锦春秦楼春凤回巢最强医圣江南第一媳锦宅

我最需要的理财常识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二看书网只为原作者王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华并收藏我最需要的理财常识书最新章节